检察官调查安平桥流域水质情况
泉州,宋元时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2020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南宋时期,上百座石桥跨过江海,在古港编织起发达的贸易交通网,见证了古代中国“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其中,安平桥是最典型的代表。
如今,鸥鸟群嬉的安海湾,被妥善保护的古桥与碧海相映成趣。但桥上的行人无法想象,曾经的安平桥周边污水横流,臭气弥漫,直到一场检察公益行动悄然展开……
深挖:从个案查办到湾区治理
“检察机关与安平桥的邂逅,源于一起规模公司污染环境案的办理。”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吴雅芳介绍道,2013年,检察官从“安海湾贝类被污染,重金属严重超标”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疑点,沿岸排查,追究超标排放污水电镀企业的刑事责任,并针对集控区污水处理设备落后、管理缺失、排污管道混杂等问题,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
“如果污染源只是一个公司,湾区污染问题为何如此严重?”检察官心头的疑云没有散去。
带着这一问题,检察官走访查看安海湾入海口上游区域,结果触目惊心:整个安平桥周边老旧房屋扎堆,上流工业区排入的污水横流,水体发臭,群众反映强烈、怨声载道。
检察机关在向地方政府反映污染问题后,安平桥保护和周边生态环境整治行动拉开序幕。
近年来,晋江市检察院共办理安平桥及安海湾周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0件31人,督促晋江市环保部门在安海湾及周边开展执法行动1200余次,先后查处违法企业152家,罚款1520余万元。同时设立安平桥景区派驻检察工作室,检察官每周在此驻点值班,收集线索,巡查水域,开展文物保护法治宣传,古湾生态环境逐渐归于宁静与美好。
但,公益检察的脚步是否就此停住?
困境:跨域保护协作受限
安平桥始建于公元1130年,跨海连通晋江、南安两市,已历经近千年风霜。
2018年,检察官发现安平桥桥墩出现不均匀沉降、桥板间裂隙扩大等问题,随即督促文保部门做好游客疏导、人流量控制工作,并推动投入200万元设置临时支撑保护,依规上报修缮保护申请。2019年1月,相关部门完成歪散桥墩的抢险加固工作,但桥体保护修缮方案需要基础数据和地质资料的勘探监测,项目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且涉及晋江和南安两地,项目屡屡因地域难题被搁置。
2020年1月临近年关,检察官在日常巡河中发现,安平桥中亭监测点附近水质出现异常,遂联合河长办开展追踪排查,最终发现安平桥上游有油污倾倒现象。经召开由水利、环保、公安、检察院、法院、属地政府等部门参加的圆桌会议,最终找到原因:一家南安企业到晋江地界倾倒企业废水所致。
案件再一次引发检察官思考:五里长桥,连通两市,隔湾相望,协作不便,跨域文物保护的力度和效率如何保障?
破局:构建联盟协同发力
直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书记陈光志,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赵辉等全国人大代表的到来,才为破解难题带来转机。在四川团和台湾团16位全国人大代表到晋江视察检察工作时,代表们提出要对文物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治、协同保护的意见,检察官深受启发,晋江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文龙要求:“经过历史大浪淘沙留存的遗址、文物是有生命的,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去保护和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理应整合各地区、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整体质效。”代表有所呼,检察有所应,文物保护的检察联盟应运而生。
2020年6月,晋江市检察院牵头晋江、南安两地检察机关、文旅部门、相关属地政府成立晋江南安文化遗产公益保护联盟,并签署《关于成立晋江南安文化遗产(申遗点)公益保护联盟的实施方案》,以晋江市检察院驻市文物保护中心检察工作室为联络点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行动,坚持依法监督和依法行政同发力,聚焦晋江、南安两地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破坏行为区域界限不明、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损坏后果涉及两地等问题,探索建设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促进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联盟成立以来,联盟成员共开展联合行动7次,对辖区内119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排查出相关线索66条,发出6份文物保护检察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整改及书面反馈。其中,推动安平桥属地政府对安平桥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同时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对安平桥桥体进行保护修缮。联合河长办进行河道巡查,针对侵占、污染河道和违法占地建洗砂场等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份,督促责任部门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安海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空军原副司令员张洪贺等18位解放军团全国人大代表来晋江开展“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工作时,对安平桥及安海湾的综合整治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代表粟琼表示:“安平桥的视察工作我前前后后一共参与过3次,亲眼见证安平桥和周边的环境一步一步得到改善,看到了检察机关在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大力担当。尤其是这个文物保护联盟,更是集结了跨区域跨部门多重合力,深化了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有效推动了安平桥及安海湾的全域保护,全力配合泉州申遗工作,为文物保护撑起了法治‘保护伞’,值得称赞。”